20、計劃

2016-02-15 作者: 愛到荼靡
20、計劃

席虹坐在語文教研室裡,打量著這陌生又熟悉的教師教師辦公室。

說陌生,是因為離最後一次進這裡也有二十多年了,就算參加工作後,也很難看見這麼老式的辦公桌了。

說熟悉,是不管過了多少年,教師辦公桌上永遠都是厚厚的一疊作業本。席虹看著就特彆親切,想起自己那些不停批改作業本的時光。

語文教研室裡除了幾張辦公桌外,門邊的一張辦公桌上還放著一台蠟紙印刷機,令整個辦公室都充滿著油墨和藥水的味道。

這時候是下午四點過,這時候是下午第三節課,一般都是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中隊小隊活動以及老師補課的時間。席虹她們班是在做手工,不過席虹出現在這裡,是手工老師讓她過來,說班主任有事找她。

宋老師是她們班的班主任,同時兼著她們班的語文老師。席虹正打量著辦公桌上堆著的作業本,就聽到外麵傳來的腳步聲。

席虹趕緊站起來,從門外進來的果然是宋老師,看見席虹已經等在這了,趕緊笑眯眯地招呼她坐下。

席虹等宋老師在辦公桌前坐下了,才拉了根凳子在宋老師對麵坐下,就見宋老師拉開抽屜,從抽屜裡拿出兩個信封來。

難道?

席虹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來,宋老師專門叫她過來,又選了沒什麼人的時間,難道是出版社的回信到了嗎?

這個事情還要從一個多星期前說起。

開學後,席虹就升入了三年級,對小學來說,三年級是很重要的一年,一、二年級打基礎,三年級開始,數學就開始講應用題了,而語文,則開始寫作文。

對的,就是寫作文,從看圖說話到寫日記,從好詞好句的摘抄到自己寫一段話。從作文三要素到語句通暢有邏輯,再到描寫生動感情真摯有意義,全都從三年級開始。

宋老師開始教寫作文的時候,席虹才發現自己居然把這個忽略了。

席虹一直是個語文成績很好的孩子,從小學一直到中專,寫的作文經常被老師作為範文朗讀,也一直被同學們稱作語文老師的得意門生。

可是,也僅止於此了,她一直就隻是在校內、在老師和同學中出名,對她來說,這隻是自己做為學生的本分,也不知道其實還可以更有追求,所以說,眼界真是限製人發展的最大製約,為什麼人們老要說彆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因為教育要內因和外因一起作用,內因重要,可是外因同樣重要。

可是現在不同了,心智成熟,眼界寬闊的席虹知道,很多事情,在不同的時候起到的作用,產生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同樣的一篇作文,如果是初中生或者五年級的學生寫的,大家可能就覺得這篇文寫的不錯,可是當寫這篇作文的人換成是一個三年級的同學,那就不隻是覺得不錯了,而是非常不錯,太好了,甚至於驚豔。

對本身語文就學的不錯,畢業了又教了十多年語文的席虹來說,寫作文真是分分鐘就搞定的小事,不要太容易,可是,她現在不滿足於隻是把這作為課堂上需要完成的一個作業了,她想試試,能不能把自己的名字變成印刷體,對她來說,這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怎樣讓自己的文章符合自己現在的年齡,充滿童趣。

有了目標,自然就要實現才行,一輩子的經曆已經讓席虹深深的體會了,再好的目標,一直仰望而不去行動,那也隻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夢想而已,而等你為之努力了,就會發現,許多事情,其實也並不象你想象中的那麼難。

席虹先寫好了幾篇作文,從回來至今的這幾個月,對她來說,都是重溫的新奇,很多人眼中的平常,她都能看到亮點,一直都揣著一顆激動的心,文中又怎能不熱情?

寫景寫物,寫人寫事,再結合當下的實際,找本作文選刊了解了解如今的文風,借景抒情、以事喻物,然後再加以潤色,席虹拿著自己寫好的作文去找宋老師的時候,宋老師那震驚的臉色讓席虹回味了好久,你看,不但她自己從來沒想到過投稿,連老師都從未想過呢!

這一刻,席虹突然就對自己原本的計劃遲疑了,她曾經給自己訂了一個樸實的計劃,認真讀書,儘量多學知識,依然象前世那樣考個中專,出來後再帶薪讀書,然後努力賺錢,趁著房子還不貴的時候買房子,賺儘量多的錢,買儘量多的房子,然後等著房子升值。

看,多純樸,多中規中矩,對席虹來說,這已經是和自己前世的軌跡大不同了,這是她當時能想到的最適合自己的成長軌跡,當然,這也是她唯一所知的。

可是,看著老師的意外,席虹卻不想隻是這麼單純地執行這個計劃了,她的人生路依然會朝著這個方向走,可是,怎麼走,她要重新決定,重來一次,也許能把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她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把這條路走得多姿多彩。

也許宋老師剛剛聽到席虹想投稿的想法的時候,的確是很震驚甚至有點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膽大敢想的念頭,不過看了席虹拿去的作文後,則變得比席虹還積極了,不但找出幾本不同的《小學生作文》、《小學生作文選》、……《小學生優秀作文》之類的作文類雜誌地址來,還有報紙以及《紅領巾》《少年文藝》《童話大王》,讓席虹把帶來的作文多抄幾份,還有讓她多看看彆人怎麼寫的,不但可以寫作文,也可以寫寫故事和童話。

其實你看,很多事情,隻是缺一個契機,隻要有人想到了開頭,並提了出來,完善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所以席虹也不再抱怨自己沒有準備,沒有準備,現在立刻馬上,時時刻刻地準備著,機會難道還會少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