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惡

2018-04-10 作者: 戰袍染血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惡

“此言差矣!”

孫秀人還沒有站定,甚至都沒有走進正堂,聲音就已經傳了進去。

一聽到這話,盧誌的臉色馬上就變了,他眉頭一皺,眼裡閃過不易察覺的厭惡之意,跟著回頭一看,就見到施施然走進來的孫秀。

孫秀朝著陳止拱拱手,施禮之後,才道:“啟稟將軍,屬下這次過來,是要彙報一下情況,幽州各地皆有舉子宣講,不少百姓皆知大義,佛家那些亂言之輩被漸被排擠,澄清一州,實屬正道!”

“此言差矣!”等孫秀說完,盧誌甚至等不及陳止開口,也奉送了這四個字,隨後說道,“孫君你自己乃是五鬥米傳人,或是對佛家有著誤解,佛門大義有其玄妙,論道之中存有大道,何必這般敵視?況且這百姓知之多了,卻也多了諸多變數,讓他們知曉了外敵局勢,反要滋生恐懼,萬一什麼時候又有胡人入寇,他們想的多了點,敵人還沒來,人就外出逃難,形成流民!”

說到這,他轉身對著上首的陳止拱拱手,語重心長的道:“將軍幾年謀劃,吸納流民逾二十萬,這些人若懵懂不知,則勞作於田,若是知北方之勢,則心中難定,石勒北上,有人畏懼,匈奴東進,有人退避,鮮卑南下,有人帶路,乃是亂州之根,還請絕之!”

孫秀也不等陳止開口,笑著反問:“盧君話中之意,卻有些看輕布衣白丁了,莫非百姓知之便會狡黠?遇事便退避?見了好處就想上?見了難處就躲避?照你這麼說,最為危險的,豈不是咱們這些讀書為學的?”

“從來壞天下者,皆知之者也,百姓不是因為聽了宣講、有了學問,才變得狡猾,而是生性狡猾,見小利而忘大義!讀書為學者同之,是以為學先要立心,作書先要明理,有德有行,方可為人,古人有雲,人性本惡,因皆好逸惡勞,是以上古之賢倡艱苦樸素;因喜趨利避害,是以上古之賢倡正身立命,今日若無信義之心,他日學有所成,必為天下之害也!”

孫秀一聽,卻也是暫時啞口無言。

盧誌轉而對陳止道:“百姓品性,善者稱之為淳樸,然實乃愚昧而好惡,常有譏笑為學之人徒勞的,亦有不好田中勞作而懈怠者。有民為逃其責,舉家寄而為奴者;有民為得錢財,販妻賣女為娼者,何也?為求錢財揮霍而享不勞而獲之事,此便是天性使然,非善惡可言,卻是幼年未經教化,以至於滋胡人禽獸之念,天性不得約束!”

陳止聽著,麵色嚴肅,對盧誌正視許多,知道這個盧植後代,果是學問深厚,見識廣博,固然是站在世家立場,不喜寒門崛起,但所說的這番話,也是發自肺腑,言之有物。

隻是這與後世的主流價值觀卻有很大出入,也不利於宣揚於天下,於情於理,陳止都不能、也不可能承認這套說辭。

就連盧誌自己都很清楚,這話隻能在這個廳堂裡麵說,出去了就要改成另一套說辭。

不過,對盧誌的見識,尤其是辯才,陳止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或許也是時候,開始利用世家之勢了。”

心裡泛起了這個念頭,陳止示意孫秀先不要言語,說道:“盧君所言甚是,然本將亦有考慮,方行此策。”

盧誌見陳止終於回應,鬆了一口氣,他此番過來,家中壓力巨大。

當下,這幽州的世家一麵風光,一麵卻又辛酸。

幽州的商賈、工坊、礦藏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陳止的利益均沾政策,讓世家得了大利,可經濟上的利益,伴隨著的卻是政治特權上的分薄——

因文武舉法,寒門士人迅速爬升上來,影響到了世家的話語權。

武舉還好,能夠參與的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畢竟一個人練武耗費的錢財,比讀書要多得多,相比之下,文舉的成本就較低了。

民間本就潛藏著大批的寒門讀書人,有些人還是流民出身,也曾經為學,經過文舉篩選之後,不少人被提拔出來,授予了所謂舉子的身份,享受了一定的特權。

這些特權,就包括了一定的稅收減免,以及授予少量田地等等。

反正幽州人口稀少,能開墾的荒地眾多,還有很多空著的田地,加上陳止的佃農政策,讓許多世家不滿,那些世家要麼反抗,要麼舉族搬遷作為要挾,但土地可帶不走。

不過陳止本著政權穩定和財政寬裕的考慮,還是給予了離去世家一定的征地賠償。

這一番操作過後,能拿出來作為特權、獎勵給舉子的東西也就有了,卻也直接威脅到了世家的根基——土地!

有鑒於此,破壞文武舉法,尤其是文舉法的任務,就落到了每個世家子弟的頭上,盧誌也不例外,彆看他慷慨陳詞,一副看破了人間百態的樣子,但無論是陳止,還是孫秀,這心裡都很清楚,他盧誌出現在這裡,為的無非也就是一個“利”字,無非是包裝的好。

果然,見陳止似乎態度軟化,有了交涉空間,盧誌馬上就道:“還有那舉子授田減稅之策,也值得商榷,屬下不是說此法不好,而是應該完善一下,否則發展到了後麵,這舉子的減稅之田擴張開來,可能會影響到整體的稅賦!”

這確實是個問題,這種政策推行下去,如果中途不進行修整、修補,很有可能會發展到失控的地步,官紳不納糧,造成土地兼並,不過……

陳止看了麵前的盧誌一眼,輕輕搖頭,心裡歎息:莫非你盧誌就不明白,所謂的舉子隱患,隻在未來,當前製約土地政策和稅賦收成的,分明就是一個個世家!

說白了,盧誌擔心的,是這些舉子在得田之後,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形成新的世家,但話說回來,土地兼並問題,當下已經十分尖銳,根源就在世家身上!

但這個話,還不能明說,於是陳止笑道:“此策或有隱患,但我等執政,本就該不斷深化革鼎,眼下,此策可以調動寒門之力,可以收攏百姓之心,可以增強幽州之勢,那就是好的,當為之,未來有隱患,那現在就製定一個革新路線,在隱患爆發之前,確定一個修正時間,防患於未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