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深謀遠慮

2017-09-02 作者: 綰清弦
第147章 深謀遠慮

康熙四十八年太子複立不久,太子一派就又團聚在一起,他們謀求權力和地位,從而與康熙帝要求皇權必須絕對統一發生了矛盾。

太子複立後,與諸皇子的矛盾也立即尖銳化,從而遭到了皇子黨的大肆攻擊,胤禛在這時也已經逐漸脫離太子一派之列開始籌謀自身。

在這兩種矛盾中,皇帝與儲君的矛盾是主要的。複位不久的太子允礽的行事更加一反常態,行為瘋癲,甚至曾大膽地發出怨言:“古今天下,哪有四十年的太子?”康熙得知此事後,念及父子之情仍是心有不舍,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曾對太子一派提出警告。

康熙五十年十月二十七日,康熙帝在暢春園大西門內箭廳召見諸王大臣宣稱:“有人依附皇太子而結黨。各位大臣都是朕提升的,受恩五十年了,現在要依附皇太子,不知是何居心?”

同年十月二十七,為了徹底粉碎太子一派,康熙帝還令將都統鄂善、兵部尚書耿額、刑部尚書齊世武、副都統悟禮鎖拿候審,將步軍統領托合齊解職拘禁宗人府。但是,這樣做並沒有緩解皇帝與儲君的矛盾,於是,康熙帝決定再次廢掉皇太子允礽。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同年九月三十,康熙巡視塞外回京當天,即向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從複立以來,以前的狂妄還未消除,以至於大失人心,祖宗的基業斷不可托付給他。朕已經奏報給了皇太後,現在要將胤礽拘執看守。”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將廢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

太子再次被廢後,康熙誓不再立太子。但這時的康熙已年近花甲,必須考慮儲君之事。於是令成年的阿哥辦差輔政以發現人才。在這樣微妙的局勢下,胤禛變得愈發忙碌起來,幾乎在府中的時間都很少,即便回來也是一頭埋在前院的公務中不可自拔。

在胤禛忙碌無法顧及後院時,後院卻表現出一派異樣的平靜。這樣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讓我和烏拉那拉氏都不敢掉以輕心。

通過小順子手裡得到的各方消息可知,李氏的父親李文燁早在太子再次被廢前已經頻頻向八爺黨示好,在太子胤礽再次被廢後,他迅速轉向八爺黨,甚至幾次家書中對李氏暗示讓她留意胤禛動向,也希望她能說服胤禛支持胤禩。

李氏怎麼想沒有人知道,隻是從李氏身邊的人嘴裡得知,不知是否因為李氏有對弘時提及過胤禩,弘時對這個八叔倒是充滿好奇,時常會向伺候他的仆婢們打聽起胤禩的事。

“小孩子好奇心重,既然他那麼有興趣了解八爺,那就告訴他好了,不過說話的時候注意點,搬弄是非的話就彆說了,隻說些錦上添花的好話就行。”我聽著小順子的回稟,一邊頭也不抬地逗弄著天申,一邊不輕不重地讓他將這些話傳給安插在弘時身邊的那些人。

小順子沒多問為什麼,領命退下。錢氏抱著已經滿一歲開始蹣跚學步的元壽不解問道:“如今四爺與八爺疏遠,眼見著私下正較著勁,怎麼反而讓人在弘時麵前說八爺的好?”

我輕淺冷笑一聲,說:“若非是正較勁,我還不會安排人這麼說。既然那孩子這麼喜歡打聽,不若就說給他聽聽,隻望他是個聰明的,可彆在他阿瑪麵前漏了嘴就好。”

錢氏聽罷,尋思了片刻,了然會意輕笑道:“姐姐這步棋想得當真長遠,這孩子素來不甚穩重,會不會漏了嘴惹人嫌,可當真說不好了。”

“自己種下的因,就要想到可能得到的果,若非他外祖父人心向外,又怎會提及八爺,若非李氏與他念叨,又怎會讓他如此上心八爺的事。這事怪不得我,我也不過是如了他的願,讓他多知道些外頭對八爺的說法。咱們婦道人家,總不好坐在府裡亂嚼舌根挑撥四爺和八爺的兄弟感情,自然要讓人趕好的說,你覺著是這個理不?”我挑眸看著錢氏意味深長地含笑說道。

“姐姐說的是,不過我覺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何不讓弘時與八爺見上一見,或許能更親近些。”錢氏含眸抱起元壽親了親,眸光流轉淺聲說道。

錢氏從那次綠竹的事後,性子著實變了不少,雖然麵上看著還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可是沒有再見過她流淚,對事對人的恨絕程度連我都覺得暗自心驚,儘管如此我卻沒有多說半句勸她收斂的話,隻是在她思慮不周時偶爾提點一二。畢竟她和我終究要走上不同的路,終有一天她是要站在最高處的女人,在那個位置不相信眼淚,也不允許心慈手軟。

“這事要和福晉商量著辦,咱們也好久沒出府走動,也正好一起出去透透氣。”我明白錢氏那主意的意思,接口說道。

“是啊,從康熙四十三年進了四爺的府邸,我就再也沒出去過。雖說康熙四十八年四爺封了雍親王,皇上賜了這圓明園比往日的園子大了也漂亮,咱們仍是住在一起,院子以往更大更敞亮,可是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這圓明園便是再好也不過是金絲籠子,過得一點也不舒坦。”錢氏眸色一黯,眼中沒了少女時的明媚清澈,如同一汪秋水含著陰影愁緒。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將海澱暢春園以北的一座園林,賜給了皇子胤禛。據說賜園的當時,那裡“林皋清淑,陂澱亭泓”,很有拓展的空間,於是胤禛命人“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地宜,構結亭榭,取天然之趣”,遂修成了一座規模、氣勢都彆具一格的王府莊園。此園一建成,即尊康熙帝之金口玉言——園頭匾額可曰“圓明”,從此,亦有了“圓明園”之始稱。

對這個“圓明”胤禛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雖然不知道這位康熙爺當時賜名時,是否當真有此意思,至少胤禛是高興歡喜的,後來專門找了很有名望的建築世家樣式雷的第二代傳人雷金玉翻修這個園子,將之改建成了雍親王府,遂而舉家遷移到此。

可也正是從康熙四十八年胤禛封王開始,政治局勢變得格外緊張,內院爭鬥也是此起彼伏難得喘息。

“哎,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我們被抬進來那天開始就注定不可能安穩度日,所謂命運,就是不管你怎麼躲避都必須麵對的東西,無可奈何,卻又避無可避,罷了,多說無益,隻能迎頭向上放手一搏。”我拍著懷中已經熟睡的天申,看向他的眼神變得柔和。

“是啊,我如今也不為彆的,同姐姐一樣隻希望為孩子求一份安穩。”為母則強,錢氏的目光也回到自己懷裡的元壽身上,目光中帶著剛毅與堅定。(未完待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