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吉祥安止

2016-06-24 作者: 開開心心小神仙
第二十三章:吉祥安止

古往以來,修真之士多不能成,一者無德,二者無功,三者無明師,四者不得法,如是四要,使人不能修成,現在你們修而不成,多在四要中,首要之害,自心無德,貪欲自私,不能自察,雖欲得法,雖欲懺悔,而無門路,餘實愚昧,承聖賢德,略說修聖法要。

你們眾人修法,多思速成,求取之心甚重,而你們卻從不自察根基所在,你們道聽途說微末法略而自修持,盲修瞎煉,或有微證,終究不能自明所以,不能自修自成,修真之事,所具憑借,唯有身心二事,你們日日費心勞身,神魂靈性之所損失,而你們日日用自身心,卻從不照顧,從不安慰自我身心,雖名自我,實不知自我。

你們修持諸法,或禪定法,或存思法,或以身為根,或以心為基,而你們修持,從不知此二根基之事,亦不思維此事,雖得略法,而如夢幻,身死功滅,道性烏有,非法有過,汝德不明而已,汝修聖法,而非修聖,是故雖有功證,卻非聖道修士。

你們日日修煉,總思維‘我今日修持聖法,我是得法人,未來必成聖道’,有此思維,必不得法,不知法要,不知真法,雖修其法,不得真本,你們要善加思量,你們修法的根本是身心,你們日日耗損身心,日日使喚而不修養,此即無德,必不成道。

善加思維,此身是天所賜,父精母胎隻是緣成,此心知識全是大地所載負,眾人皆在此生,心識諸情,緣地而有,天地所賜身心,汝暫用之,今日眾人用之而不養之,害之而不益之,忘恩負義,此名失德。

若以此等身心去修聖法,雖聖人親傳,亦不成聖,何況眾人難遇聖賢,自大妄想,自以為是,不敬天地,不親善德,掠奪天地,侵損身心,害人害己,良德缺失,人自愛而不自貴,愚昧者自貴而不自愛,宵小之輩,豈明聖心,是故,修真之人,當須學聖人,應當自愛而不自貴,莫以為自己勝於他人,自大心即缺德。

今日眾修真者,皆不自愛,雖習聖法,皆不明聖意,自以為是,妄想自知,欲竊聖道而獨有,自私之心,善德不具,汝等何時自愛,便是修真第一功夫,何為自愛,自愛身心,修養身心以天地規矩,如是便名自愛。

眾人不自愛久矣,今日欲修聖道,欲成諸法,當於行功時先自懺悔,何以故,眾人於自我身心缺德良久,欲借身心而修法,當須身心歸正,汝不自主,身心不順,豈能修真?若習靜定者,常起如是思維‘我今日修習靜定,我當得靜定,我未來必有所成’,此等自私心思,便非聖種,無有聖德,自私深重,必不能成。

汝等修習靜定時,當先修養身心,後求修法,何以故,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汝等修法,先求自我得靜定,是敢為天下先,聖人不敢為天下先,汝等身心,便是天下,當先修養天下,後乃敢修養自我。

汝等修靜定時,當起如是思維‘我今日欲習靜定,欲得休息,而我日日用此身為事,勞動疲憊,此身受苦,當先教此身得休息,得靜定’,如是善修,先使身得安止,乃名有德。

於是思維後,當再思維‘我今日欲習聖法,欲成聖道,而我識心思想日日耗損,至於疲憊,此心難得休息,我當後修聖法,先使此心得安止靜定而修養,當先使身心得安止祥和,先使身心得安隱,身心安時,再修聖法’如是善思維,後其身而能成其真。

如是思維已,再起懺悔:‘我日日勞動身心,至於疲憊,身心受損,不得安寧,我實有過,如今我先修養身心,使身心先得安寧,悔此過已,我乃敢用此身心以修聖法’。

悔此罪已,再起思維‘我身心行為,所有動靜,皆憑精氣神支持,我耗損精氣神良久,今日欲習靜定,當使精氣神得休息’如是思維已,乃於身心安止中起觀照,何等觀照?當觀其身,複照識心。

觀其身時,當觀此身所有處,閉目雖不見身,而人自知手即是手,足即是足,亦能辨知自身皮膚毫發之屬,以此自知名為觀,如是觀自身,能覺察身不安止之所,觀得不安即應慚愧,此是勞損自身所至,損自身亦是害身,已有害行,當生慚愧,當起懺悔:‘我於日後當常修養於身,我實愧對此身,身載我心,使我能行,我不自省,反增加害,是我過罪,日後當修養此身,再不加害’如是懺悔,身乃得安,漸漸隨順。

若不如是觀,若不如是懺悔,若無此慚愧,身根基不立,損失德性,精神不明,智慧不現,心亦不靈,邪性乃增,正性漸棄,此身之內,精神之屬,處處不順,於是身心煩惱,長遠無儘。

汝以私欲,損害自身,精氣之所損,精神受其害,飲食不淨,或過其量,臟腑之神,受害不樂,處處幽暗,漸趨死冥,識心思維,機巧逢迎,處處損耗,思神不寧,識神不樂,魄精損失,魂靈亦喪,意誌不定,五臟之神,不樂汝行,汝以私欲,自害精神,汝自精神尚不順汝,外人豈得順乎,欲有外德,先修內德,身心尚不順從於汝,汝有何德指使於人。

內修其德,無有刀兵,德性之所到,一切降伏,若內德如是,外行世間,所到之處,一切自伏,何勞刀兵?古往以來,諸聖大德,所到之處,無有刀兵,一切安隱,無有鬥亂,處處安寧,無有不順,彼等所修內德,德量無邊,福澤萬有,一切世間,之所敬服,魔王尚且拜服,何有諸多厄難可度。

今日汝等,欲修真者,皆自私貪婪,處處索取,時時耗喪,不省不察,不知德本,尚不自知,如何知人?尚不自愛,豈能愛眾,諸聖賢以自愛之極,而能舍身為人,汝等自私之極,尚在處處索取掠奪,豈能有分毫布施?自我身心,尚且不愛,必不能愛他人身心,汝等所說愛他人,皆是自私妄欲,無有真愛,皆以昧心所生識情而行為,無有明白之所發生。

觀自身精神而修養,亦照識心,識心諸情,亦皆照了,所能憶者,皆當起於思維:‘我欲得靜定,修聖法,而我日日用識心思維,識心實苦,我當先使此心得靜定,後乃修自我’如是後其身,乃名善修者,於自身心,處處奪取,於自我身心尚無布施德性,外所行布施,豈有寸分之德?

有諸人等,宿有善福,今日稍修,便得靜定,吉祥安止,身心安寧,彼人雖得於法,而無德、功,彼人當起如是思維:‘我今已得靜定,能住吉祥安隱,而我日日用此身心,我當將此吉祥安止與我身共享,我心思維,使我有智,我當使之俱得吉祥安止’如是善思維,善思念,如是善修持,彼人能於無上德性得大圓成。

若複有人,自得吉祥,彼將吉祥,布施身心,一身內外,血肉骨髓,任一分量,俱得吉祥,至於識心,任一念想,俱得吉祥,彼人以如是吉祥故,世間一切厄難不能近身,彼人所在,一切厄難,不能降臨,彼人之所護念,世間內外,一切時處,俱得吉祥。

汝等修真者,以無如是善德故,不能明悟聖意,不能成就聖道,汝等身心百萬精神,尚不順服,便非聖道修士,欲得真心,而成假意,內德成者,一身之內,百萬精神,各個皆服,敬拜真君,內德不成,修功必不能成。

複有諸人,強自修功,不修其德,以大修為,震懾百萬精神而自以為有成,此雖有成,而非聖道,以無聖心故,真大成就者,內德之勝,大明無極,身心內外,一切正邪皆服,遍觀其身,百萬精神,各個皆明,明勝日月,光耀無量,而此明者,皆是臣民,彼心君之明,鬼神莫測,唯有上聖,能共其明。

自私貪婪,欲使幽暗,一身之中,無一神明,如是之類,雖修聖法,雖有功證,亦不能明聖心真意,百萬精神,唯敬天德,汝以人心,豈服神明,汝若有德,諸神相助,汝若無德,諸神糊塗,心君不現,不名真人,心君不靈,不名真君,天人一心,在乎內真。

於身心內尚不能自愛自明,於形骸中盲目愚癡而修行,世間眾生,墮生死海以來,皆以有德而出,德即是真,修德即是修真,自說修身,而不愛身,口雖說此,身雖行此,意雖如此,而實非修身,身內精神,厭棄之極,自身之神尚且厭棄自我,如何能使人敬服,而此等人智慧短淺,不自修德,乃以巧辯誑人,或以武力懾人,此皆輪轉生死之因由。

人有魂魄,乃肝肺之精神,於精氣之屬性,皆有陰陽,於陰陽之分,亦有正邪,於魂精氣,乃有三屬性,於魄精氣有七屬性,於是名為三魂七魄,而其精氣根本,乃是唯一,七魄之精皆是魄精,三魂之精皆是魂精。

任一精神,皆以意識精神而化,譬如二念相鬥,或千萬念飛,人一身中,百萬精神,憑其意識而化為念,非獨立有識心,乃是自身精氣所載之念識化現,依其屬性,化為識情,是故內觀見自身精神諸神明,諸神明有言有說,而實是人自心中之念所化,非實際有三魂七魄之神靈,彼乃人身自我靈心而已,若人德真,自身精神皆敬。

以人身有如是精神之化現,天地亦有如是精神境界之變現,是故乃有天堂地獄,如是皆幻化,而眾人皆墮幻中,是故乃有天堂地獄,人墮自心幻中,於是不能出離幻化天地,是故乃有墮地升天之事,雖有修明者,彼等能明如此,若不能修為出離,知識雖明,識心亦墮此中。

頌:

輪轉雖幻化,而身心亦幻,

不能離幻者,雖知亦墮此。

若欲修真,當如是修為,自身精神,無一不明,乃名全明,自心神明,無一不真,乃名全真,如是乃名性命雙修法略,譬如有人,修精明而百萬神皆明,彼自心中,尚有不真,雖明而不真,不名全真,平常修士,知識短淺,不能辨彆,仙魔難測,當自修德,唯有吉祥,可以安止。

此等修真,雖得全真,而實尚有無極之明未得,無極之明,無所以明,無所不明,此明非明,名之為明,離明之明,亦無明離,不可言說,言傳方便而名之,此真聖之境,一切言語不能說明,唯有自明,方可以明。

如是妙明,亦有等分,而真妙明,乃真大成,得此明者,圓轉諸義,妙明心中,智慧無量,能於一切說一切,能離一切說一切,能說一切離,能離一切說,如是乃真明。

如是妙明,唯吉祥安止,欲修真者,莫貪自私,汝等身心,甚應愛惜,愛之而不貴之,先修養身心,後修自我,如是後其身者,其身實先,外其身者,其身乃存,聖人以其不自私而能成其私,何以知之,以此。

讚:

身心是私有,而非自私者,

私者不自私,其私乃長治,

何以不自私,以其德性真,

先人而後己,自愛自珍惜,

無愧於天地,仁者常愛人,

自愛名仁者,仁厚澤天地,

身心皆歸順,如是成其私,

德性吉祥止,無身是真身,

以有而投無,安止吉祥尊,

何等修真法,可與此等論,

最是易得處,最易有閃失,

輕慢心罪大,損德而失真,

不能自罵者,常為人所罵,

心君無德性,豈為人所尊,

自心尚無明,豈能照他人,

若人不尋明,非可名修真,

不安止吉祥,非是修德人,

若無慚愧者,無藥可救之,

若不自救者,無人可救之,

身心不吉祥,聖道不可期,

人心若不仁,不能仁於人,

聖者不自私,而能成其私,

庶人自私重,所以害自私,

自害而害人,生死輪無止,

若身心吉祥,處處得安止,

安於無所安,無所可以安,

止於無所止,無所止而止,

身心妙吉祥,安止妙吉祥,

凡身即道身,安止吉祥尊,

身心妙安止,妙心吉祥尊。

頌:

身得吉祥安,心得吉祥止,

身心得安止,何須修自私,

用身當愛身,用心當惜神,

無愛者多病,不惜者長惱,

善攝生之人,灑脫不留羈,

身心非自我,自我用身心,

以不見自我,自我見非自,

非自者皆見,反觀即自私,

自我合身心,身心一同真,

如是自合者,名為和合人,

自治自天下,自明自修真,

真人亦假說,貪名者自私,

自私者皆死,無私者全私,

如是甚可笑,凡聖分彆法,

求之而不得,不求而自成,

因緣一德性,無德不是真,

真心求而有,假心求不得,

人當自羞愧,乃可以見真,

身心皆敬真,假心合真靈,

真假一和合,凡身即道身,

汝等何貪求,求幻生死輪。

丙申年四月十六日說吉祥安止,略而記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