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無我諦觀

2016-06-28 作者: 開開心心小神仙
第二十四章:無我諦觀

真種子是名說,不同教派,名說不同,凡是不說諸法同宗者,皆不達萬法歸一之境,尚不得一,何況歸〇,若有癡人,自稱得真種子,彼是得何等真種子?是他所以為的,還是聖賢所說的呢?

諸法為路,路不同不同行,一切諸法,歸宿是一,超其歸宿,宿無所宿,便是得真,世間修法結胎者即能領會於一,而彼是實得一者否?神仙亦得一,結胎與神仙之一是同否?譬如眾人觀星辰,時處不等,或有人觀是紅色,或有人觀為藍色,或觀為白色,或觀為紫色,或觀為金色,如此眾人所觀之星,是二星否?眾人誰錯哉?

所謂悟禪,禪即是慧,是故四禪定名禪,四空定名定,悟其本慧,一悟便解生死法,自解生死根本,了然解脫,無有障礙,自有大智慧可以破塵幻,所謂不苦修,是自說,非聖賢說,能悟之者,若無大德,亦不成道,若心有邪,必落旁門,或墮惡道,禍害眾人,自尚不知。

心雖能悟,福量尚需修持,久遠劫業,非所易出,若自以為一悟便不須修行,除非你頓住不動地,能轉佛智慧,無上妙法輪,彼時自知眾生即佛,佛即眾生,亦知三世如幻,亦自知一切佛本智慧,心同佛性而住,此乃大悟,世所罕有,古往以來,稀有人得此。

何為轉佛智慧,能轉一切法,能明一切法,能了一切法義,所說與佛無異,一切心思,不違聖意,能與三世諸佛同行共住,能會無我之妙,善知眾生因緣深淺,大慧複有大智,了一切境界,複能演說一切境界言辭,複能樂說一切境界事義。

心本無心,名說而已,沒有自悟的,時刻不能停歇修持,時刻不能鬆懈,亦不可貪求速成,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就去走,莫要與他人比量,莫要以為他人的才是好的,要自信一點。

不要把菩提道和仙道的名詞混為一談,是不能混同而說的,說的不是一個東西,能自知者,方能知他,能通自心,方能通他,自立者方能行走一切時處,不自立者,尚未立,則無破其自我之時處。

在在處處,無不是真,在在處處皆是幻界,幻界即真,幻中真、幻,兩相對立,真道非一非二,陰陽二界,不離三界,若墮於二,不能見一,若見一二,是名為三,心本無有,何來立所?無所依處,即是真依。

若能入第二靜定,則能體味無所依意,第二靜定尚能如是體味,何況第三第四,何況無量妙境界三昧地?是故,有慧者當善自惜,勤苦之功,應更勝他人,方不負此生之慧。

圓轉諸法不易,善自珍惜,當常自省,莫起自大心思,莫有輕慢之意,莫有狂傲之想,此皆壞滅善根之因緣,當常自省,莫生此等心。

當知第六神通,漏儘之妙,漏儘之意,實非世間所能思量,漏儘境界,非八萬四千法所能揣測,是離生死境界,何為漏儘?八萬四千法儘,漏儘乃現,世間智慧儘,漏儘乃現。

頌:

八萬四千法,皆名有漏,儘其所漏,乃名漏儘,

八萬四千心,皆名漏心,儘其所漏,心得漏儘,

八萬四千智,皆名漏智,儘其所漏,智得漏儘,

八萬四千慧,皆名漏慧,儘其所漏,慧得漏儘。

當知漏儘境界有二,一者粗,二者細,不回心漏儘聖者於無上妙智慧不能儘極,唯於解脫漏儘而住持,回大心聖者於無上智慧正入菩提,與佛同住,是真佛子,於一切境界,妙義透徹,離一切法,入一切法,來往無礙,得於無法,無法之法,是真佛法。

離世間法,即名解脫,於解脫境,有二歧路,一者住持,二者不住,世間求解脫者,心厭世間,而欲離死,修法漏儘,乃離世間,此名住持解脫,而於妙智慧,則是粗解,是名粗境界。

若不住者,心得解脫義,智慧亦漏儘,願不在解脫,故不住解脫,深明解脫法,複知法皆非,心了無一法,而明一切法,無執念已矣,方便用諸法,測一切因緣,達一切智慧,以是不思議,名為細境界。

心本無心,諸法皆非,身亦是幻,此情何然?當知心動生情,心情雖幻,而眾人不能自離心情,是故當有修持之事,得於心三昧定境界,善觀察諸情,能不被情所迷,心動生情,眾人皆隨情動,誰能離情而觀,能自觀者,複當如何觀人?能觀人情者,當如何觀眾生情?彼於心中,作如何意,作如何想,作如何知見?

當善修持,善自觀察,自淨之事,無人可替,自通自心,乃通天心,天人合一,不見天人,無所見界,能見一切,妙智慧心,解脫亦然,諸三昧地,非所易明,諸佛智慧,亦難思量,不測於此,皆為迷昧。

一日之時有量,而於無所境界觀於一日,無所得之,何有其量?

頌:

刹那複刹那,彈指無量劫,

一念一生滅,三世已儘結。

頌:

心即是相,相即是心,離心離相,無心無相,

體即是用,用即是體,定即是慧,慧即是定,

本不有生,亦不有死,以何等緣,而現生死,

見於生死,見不生死,諦觀諦觀,離三者觀。

眾修士難作此等觀,是故當須修持勤奮,乃可以有妙三昧境界力,能於幻中,起力而觀,若勤奮精進,當知一彈指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複有百千刹那,細微無儘,難窺極限,若破無始,乃超時量,如是勤奮,可以得觀。

一念即見無量劫因緣,如是難事,世所罕有,無量劫中無量因緣,豈能說儘?無量因緣法豈能說儘?若於念念皆得如是觀察,一切知見,豈能說儘?是故諦觀者無言,清淨性中,妙心清淨,心性淨眼,但自諦觀。

當知,離心者見心,離相者見相,居對麵,可以觀對麵,若無所立,則無對麵,一切相皆現,若住無所立,則不見一切相,回心自立,見一切相,是故無我無人,眾生壽者,一切儘無,是名無我法。

立於自身,不見自麵,立於自心,不見自意,立於空想,不見於空,立於非空,不見非空,若人欲自觀自麵,欲自觀自意,當離自我,而得諦觀。

頌:

無佛亦無法,無世亦無界,

無仙亦無凡,亦無種種現,

今在此世間,而作此知見,

若於彼世界,亦生彆知見,

種種境界門,誰為誰化演,

種種聖賢法,誰為誰開言,

若是無我人,何論是與非,

是非本不存,開言即說幻,

如是說幻語,乃是誠實言,

心離於是非,而說是非論,

以非世間眼,一切界諦觀,

所說皆為幻,無言乃實言,

如是無我法,自稱我而傳。

丙申年四月二十日說無我諦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