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春筍 第二十七章 神像後的秘密

2017-06-11 作者: 紅辣椒青辣椒
第一卷 春筍 第二十七章 神像後的秘密

從家裡出來時,劉映國抬頭看了看天。天上陰沉沉的,沒有日頭,一團烏雲正從對麵山頂往這邊趕,空氣悶熱?,讓人很不舒服。看來是要下雨了,接連晴了十幾天,莊稼小萊都有些發蔫了,也該下一場大雨了。

走出院子,他禁不住往右邊的油廠瞥了一眼,外麵空蕩蕩的沒人,他吸一口氣去了大隊部。這些天他很鬱悶,格外的憂慮和擔心。

前幾天在水庫淹死的劉星是他平五戶的侄子,祖父劉力揚知道後去了堂弟家一趟,晚上回家後說是不舒服。那幾天格外的熱,家裡人以為他是中暑發痧,老婆李玉清幫他前胸後背的又是捏又是刮,痧是出來了,他說好了一點。當晚睡下了,不料隔天早上竟起不來床了。

赤腳醫生曾凡金瞧不出名堂,請來公社衛生院的黃醫生,說是脈象不穩,有機體衰竭之兆,須得慢慢調理,開了西藥中藥,還掛了水,中間好了一天,昨天返症,越發的嚴重,喉嚨呼隆呼隆的像拉風扇,粒米難進,喝水都嗆。父親劉勝堂本身還在病中,這下心裡著急,乾脆也躺倒了床上。

家裡躺著兩個病人,一個九十多歲,一個七十多歲,一大家子都沒了精氣神。人活著都是因為有一口氣吊著,上了年紀的老人,那氣息本來就弱了,說不得什麼時候一口接不上,人還不就沒了?能不讓人擔心麼?

這二天村裡人都在傳桂新糧的神話,活靈活現的。說他獨眼能通陰陽,看得見離體的陽魂,能準確預知生死等等。這些他本不當回事,左耳進右耳出,風過話逝。

不是他不迷信,他自己是家傳的木匠,祖父和父親對他都有傳授,那些玄妙的東西有過多次驗證,不由他不信。雖然他一直在基層當乾部,表麵上是個唯物主義的忠實信徒,但對於那些無法解釋的唯心現象,他也一樣相信。

隻是,對於桂新糧那個老瞎子,他有些存疑。這個黙黙無聞幾十年的打油匠,臨到老死之時竟然顯了神通?難道是他一直深藏不露?

他又想起那天桂新糧最後對他說的那番話,心中愈發的沉重不安:莫非他並非詛咒,而是真的預知祖父行將離去?而且他一再說他自己也活不了幾天了,莫非也是一種暗示?

還有他竟然還話裡有話,說祖父當年沒能力修造老院子,警告自己當心脹死?……看來那老瞎子的確是知曉不少的東西,以前自己低瞧他了。也好才祖父當年英明,將收養的大姑嫁給了他的侄兒,怨雖未消,但終究是有所緩解而未禍及後人呀。

心事重重的在大隊部轉了一圈,大隊長曾成功在辦公室值班,大隊會計在結算六月份的收支帳目,他問了一下大隊專業隊七月份的生產計劃,見沒什麼彆的事,就出了大隊部,準備去找一下七隊的磚瓦匠曾慶富,確定一下磚瓦坯取泥和磚瓦窯開挖的地方。

老話說”千磚萬瓦”,說的就是建一間房子要用的磚瓦數量。自己計劃建房九間,磚瓦可不是個小數目。“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前期準備工作可是一定要預先做好的。

這時候天上的烏雲壓得更低了,正往村子的上空彙集,地麵上刮起了小旋風,有樹葉和紙屑在風中起舞,遠處田土裡勞作的社員正大呼小叫的往村子跑。眼看大雨馬上就要下來了,劉映國打消了去七隊找人的念頭,急忙往自家院長走。

夏日的暴雨來得又快又急,劉映國前腳才進院門,雨點就砸到了後腳跟,”乒乒乓乓“到“嘩嘩啦啦“,電閃雷鳴,一忽兒就天地迷蒙,地麵上渾水橫流了。好一場大雨。劉映國倚著廊柱站在台階上,看了一會,返身進到屋裡。

他先去了祖父劉力揚的房間,下雨的緣故,屋子裡格外昏暗,床頭櫃子上點了一盞油燈。老爺子雙目半閉,氣息微弱,床頭上掛著吊瓶,老婆李玉清抱著小孫子正在和曾凡金說著話。

昨天黃醫生又來了一趟,開了藥後,讓赤腳醫生曾凡金照單配藥掛水打針,臨走時對劉映國說了句:儘人事,聽天命。黃醫生走後,曾凡金一直守到夜裡,早上很早又過來了,細心的觀察護理著。劉映國說了聲:

”辛苦你了呀,凡金,怎麼樣?有好轉嗎?“

曾凡金拉著他出了屋子低聲說道:

”想必黃醫生也同你說過了,老爺子狀況很不好,按正常來說,甪藥水也隻能多吊幾天而矣,不過老爺子非比常人,二次死後都尚能複生,說不定挨過這幾天就會莫事的。”

“但願如此吧,還得麻煩你多多費心了,噢對了,我爺老子那邊應該莫什麼事了吧?“

”他那邊問題不大,我按黃醫生的吩咐配了藥,靜養二天就行。“

劉映國再次道了謝,徑直去了父親房裡。父親房裡沒點燈,老式院子的窗戶開得都不大,乍一進屋,恍如夜裡,待眼睛適應後才看清靠床頭坐著的父親正盯著他。他走過問道:

”您好點了吧?還有哪裡不舒服?“

說著在床邊坐下。劉勝堂咳了一聲道:

“好多了,我倒莫麼事,隻是你爹爹(祖父),唉……“

劉勝堂一聲長歎,倒不是好悲傷,卻滿是落寞和無奈。劉映國低沉著說道:

”爹爹(祖父)那裡有我們招呼,您就彆操心了,您先管好您自己就行。“

頓了頓,又道:”不過,爹爹這一次恐怕是難過了,畢竟九十多了,這個您得有個心裡準備,彆到時候……“

劉勝堂打斷兒子的話說道:

”你不說我也清楚,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你爹爹差幾年就滿百了,已經是高壽了,我是擔心我自己,萬一我們前後腳的去了,家裡可有得亂呀……“

”您看您在想些什麼東西?既然曉得,那就快些好起來,不要讓家裡亂呀。“

劉映國厲聲打斷了父親的話頭,心裡泛起莫名的酸楚。

”死我倒是不怕,百歲也得走,誰也免不了。我是放心不下那件事呀。”

劉映國心頭一震,低聲說道:

”爺老子我問您,當年您和爹爹(祖父)進去裡麵到底有沒有被彆人發覺?我覺得桂老瞎子好像知曉些什麼。”

他將哪天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和父親說了一遍。

劉勝堂沉默著沒吭聲。外麵的狂風挾著暴雨抽打著大地,屋簷水小溪般的衝撞著排水溝。天地間一片嘩嘩聲響,一道閃電刺進屋子,照亮了二張沉黙的麵孔,隨後一聲令人心悸的炸雷從屋頂滾過,餘聲嫋嫋,電閃不斷。

“幾百年來杏花村就莫清靜過,知曉那件事的並非一個兩個。但外麵隻有傳言,真相就隻有我們劉曾二家的長房和玄門大弟子知曉。其它人隻是無亂的猜測,大多是往財寶上麵想的。

”桂油匠肯定也知曉一些東西。原以為他十二、三歲流落到這裡的,知根知底,想不到我們都看走了眼,他竟然是隻老狐狸。不過也不用擔心,就憑他懷疑我們得了銀錢才修建院子的事,我斷定他所知有限,不必擔心。更何況他和我年紀差不多大,孤身獨門的老五保戶,他能怎樣?想想罷了,如之奈何?“

劉勝堂滿臉肅穆,雙目犀利,語調低沉的說著,和剛剛病怏怏的模樣判若兩人。

“至於宅基地,既然他那樣說,暫且也緩緩吧,並非我們怕他,畢竟時代不同了,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儘量不惹麻煩,而且,如非迫不得已,有損陰德的事我們萬不可做,這一點你一定要記住。“

劉映國點了點頭,隨後低聲說道:

”那依您看這次老爺子的病會不會與他有關?”

”應該無關,我看他莫那本事,就算他有那本事,要做早就做了,那會等到現在?“

劉勝堂搖搖頭,緩慢,但語氣肯定。

這時雨漸漸小了,天地漸漸亮堂,劉映國嗯了一聲,站起來對父親說:

”看來雨要停了,剛才又急又猛,山上肯定發了洪水,我得出去看看,您安心休息,快點恢複好身體吧。“

劉映國出了父親劉勝堂的住房,並未出去,他徑直去了後堂,掏出鑰匙,將最裡間的的房門打開,閃身進去,”吱”的一聲地關閉門板,”啪“的一下插上了門栓。

?這是一間不大的屋子,裡麵光線有些昏暗,當中後牆邊的神案上擺了一尊諾大的木雕魯班仙師神像,兩邊靠牆各有一條形長凳,上麵整齊的擺放著斧子、刨子、鋸子、曲尺、墨鬥等所有木工用具。神像前的香案裡燃燒著的香煙嫋嫋的升騰著,淡淡的柏香彌漫。

這間屋子是他們家的秘室,隻有劉力揚、劉勝堂和劉映國三人有鑰匙,每年的立春日和五月初七魯班生日(注),才會對全家男丁開放,大家一起拜祭仙師,平時他人是嚴禁入內的。當然沒有鑰匙彆人也進不了。

劉映國對著魯班神像跪下磕了個頭,伸手在神案上一按,隨著輕微的”軋軋”聲,神案連同神像緩緩移開,牆後露出一個小門,他從神台上拿了一根蠟燭點上,一閃身鑽了進去,身後的神像又緩緩的移過來恢複了原樣。

走過一段不長的通道,裡麵是一個向下的台階,劉映國一路向下走了十七八級,便到了下麵的石室。石室是一個天然石洞,頂上吊滿了長長短短的石錐,兩邊錯落著石筍石柱。

中間是一塊空地,但卻密密麻麻的排列著木偶,它們或大或小,形態各異卻栩栩如生。乍一看去,說不出的詭異陰森。

劉映國渾然不覺,用蠟燭點燃了石台上的老式油燈,石室裡頓時光亮了許多。

他舉著蠟燭,長長的透了一口氣,圍著木偶轉了起來。石室中的木偶起碼有一、二百個,他不時挪動或扶正一下那些歪斜的木偶,滿麵威嚴,仿佛一個將軍正在檢閱他的士兵。好一會檢閱完畢後,他走到一旁空地上。

空地邊上堆放著一堆圓木,邊上一個大大的工具箱,裡麵斧頭創子一應木工工具俱全。他從箱子裡拿出一把刻刀,在圓木上坐下來,嚴肅地的盯著對麵的木偶。

他不同意父親劉勝堂的觀點,正因為是時代不同了,才要更加百倍的小心。如今的政治運動一個接著一個,就他現在的身份,以前的事情足以令他萬劫不複,他不能留下疏漏而放任不顧。

現今看來,桂新糧深藏不露已然無疑。不管他有何目的,他不惹我,我當然懶得去理會他。但他居然知曉祖父當年修建新居大院,和這石洞中的浮財有關。無論他是猜測還是真知曉都一樣,這個石洞的秘密隻要傳出去,自己一家從此就彆想安生。萬一政府上麵有人聽到,弄不好自己就是滅頂之災。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必須防患於未然。他歎息了一聲:雖然我一直不想出手,但是我絕不能留下後患。

劉映國陰笑一聲,從對麵的木偶中挑出一個老年男子頭像的,走到石台的油燈前,從燈座後麵拉出一個小木匣,打開了拿出紙墨筆硯。

他先將木偶的眼珠描好,又在木偶背後寫上”桂新糧“三個黑字,然後將木偶攜出了石室,返回後堂小屋,焚香化紙,恭恭敬敬的叩拜了魯班仙師後,引訣念咒,將一根削尖的竹簽從木偶胸口釘了進去……

注:關於魯班的生日,史料上並無確切記載,各地的說法極不一致,有正月十二,五月初七,六月十三,六月十六等等,我們家鄉這邊用的是五月初七。

關閉